[苏州]姑苏区:打造“平江同心路” 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凯发国际真人娱乐

[苏州]姑苏区:打造“平江同心路” 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2024年07月03日 14:08:51 | 来源:苏州市委统战部

|

  近年来,姑苏区依托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将城市民族工作与古城保护更新深度融合,打造各民族沉浸式体验江南文化、领略苏式生活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平台建设。

  一、聚焦主题主线 以载体建设深化“有形”

  打造特色培育平台

  挖掘整合历史街区文化资源,以历史街区社区红石榴小屋为点、平江同心路为线、历史文化街区为面,整合古典园林、老街古巷、名人故居、文博场馆等历史人文资源,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将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具有姑苏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平台。

  培育民族工作队伍

  组建“红石榴”“民族服饰文化交流”“啄木鸟”等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文化宣介、文明城市创建、旅游便民等志愿服务。聘请顾凤娟、曾北海、张英缨、陈文等10名金牌导游、百姓名嘴、社区书记、非遗传承人,组建姑苏区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为各族群众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讲解。

  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整合辖区苏州博物馆、苏州市名人馆、苏州戏曲博物馆、拙政园等15家单位,组建姑苏区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联盟,为各民族沉浸式体验苏式生活、感悟江南文化、增进文化认同,提供了广泛而精致的场景。

  二、促进交往交流 以文化浸润丰富“有感”

  深入挖掘历史街区资源,建设“红石榴小屋”“红石榴小院”,举办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特色活动。

  寻历史文脉

  组织各族群众参观游览耦园、平江路等历史遗存,邀请“朝霞学习组”讲述古街、古桥、古井、古宅、古牌坊的趣闻典故,感受绵长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赏非遗魅力

  各族同胞通过游览历史街区各类博物馆、店铺和展示体验空间,沉浸式享受昆曲、评弹、苏绣、苏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听觉和视觉盛宴,领略苏式文化魅力。

  品民俗风情

  开展“巧手绘丹青·笃心描春秋”各族群众闹元宵、“同心童行·相约平江路” “同心童行·相约非遗文化”等文化交流体验活动,以描绘团扇、民族服装秀、做花灯、品元宵等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共有10多个民族的亲子家庭、300多人次参与。

  展志愿风采

  推动志愿服务有效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志愿服务队伍文化交流、矛盾化解、秩序维护、民生服务等功能,身体力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两年多来,共开展节假日旅游便民、民族文化交流、平江九巷环保行等志愿服务,300多人次参与,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200多小时。

  三、凝聚思想共识 以磅礴合力紧抓“有效”

  团结氛围日益浓厚

  通过开展平江路亲子活动、民族服装秀、民族团结主题摄影巡展、演讲比赛、“走看品”古城文化体验、同心向党快闪和民族文化联谊等活动,组织引导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民族团结氛围日益浓厚;与苏州市文联、共青团姑苏区委、姑苏区老科协、友苏美术馆等单位达成共创联建协议,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工作合力逐步形成。相关做法被中央省市媒体多次刊发。

  社会认可逐步提升

  姑苏区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向疫情一线、受灾群众、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协助调解涉及少数民族同胞的矛盾纠纷,受到各级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姑苏区积极挖掘推荐各民族群众好人好事,选树先进典型。姑苏区红石榴志愿者服务队被授予“姑苏区最佳志愿服务团队”称号,3名队员获评“最美志愿者”、12名队员获评“姑苏好人”。

  文化认同持续增强

  以体验江南文化、苏式生活为切入点,通过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系列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组织各族青少年儿童沉浸式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在深入学习了解苏州人文历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各族孩子的心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持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姑苏区委统战部供稿

  • layer 置顶

    icon
网站地图